返回

[红楼]大侦探裘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0-100(7/5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声。

    黛玉举目张望, 只见一支队伍缓缓走来, 前边一人鸣锣开道, 后边二人吹着唢呐, 另有四人抬着一块匾额, 后面跟了不少父老乡亲,人人面上俱带笑颜。

    黛玉向路边一位和蔼妇人打听:“大娘, 今天县里是有什么喜事吗?”

    妇人一眼便看出她们非本地人,黛玉言语温婉, 衣着虽然朴素,但肌肤胜雪, 比缎子还滑腻, 荆钗布裙也掩盖不住通身的风流气韵, 宛平县哪有这般神仙似的人物。

    妇人笑呵呵道:“你们外人有所不知, 我们县丞刚破了一桩大案,替百姓们除了一害。大伙儿感激不尽,便凑了些银两, 打了这面匾额, 又请先生算了个好日子, 今天就是去给他送匾呢。”

    黛玉知道妇人说的案子应该就是东府的事了,又听她语带感激之情,以为她是苦主之一,但看她神色并无哀容,奇道:“这案子我听说了一二,大娘莫非有亲人牵涉此案?”

    妇人知黛玉误会了,连忙摇头:“那倒没有,只是县丞一向断案公正,为人和气,大家看在眼里。而且听说玄真观有些来头,他都敢查抄,真是为民做主。”

    探春与迎春听老妇人对裘智赞誉有加,心中五味杂陈,颇不是滋味。荣国府衰败虽说是咎由自取,但此事皆因裘智而起,如今二人寄人篱下,说不恨他是不可能的。

    薛蟠纵有千般不是,终究是宝钗的哥哥,他的死和裘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钗每每想起兄长,不免迁怒裘智。

    可看周围百姓都一脸欢天喜地的样子,三人不好露出不满。

    黛玉又和妇人攀谈了几句,彼此间多了几分熟悉,说道:“大娘,我们是京里来的,听说了玄真观的事,想去祭拜一番。”

    大娘给几人指了路,黛玉等人来到了义庄。女童的尸体已被家人们带走了,但连环失踪案被害者的遗骨依然留在义庄。

    裘智早就命手下通知家属认尸了,可尸体已经白骨化了,没有DNA技术,家属们光看骸骨,实在认不出来哪个是自家闺女。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被害者父母年迈,思女之情逐渐淡薄,不愿再给自己找事,故无人将骸骨领回,依然留在义庄之中。

    迎春向看守人借了个火盆,口中默念佛号,将自己亲手抄写的经文烧了,暗祝芳魂早登极乐。

    黛玉心里也不好受,忍着悲痛问道:“这些遗体,日后如何安置?”

    看守人叹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