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风遇骄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蒸笼里的甜记忆(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沙土装进小口袋,当成米浆带回家;说他第一次吃到苏晚烤的司康,偷偷把包装纸夹在课本里。

    顾言之的耳根又红了,假装研究米糕的纹路。苏晚握住他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了个圈,像在回应米糕上的小月亮。李阿姨看着他们相握的手,突然说:“当年看你俩站在面包店门口,就知道是老天爷蒸好的米糕,注定要凑成一块。”

    顾念晚突然爬起来,举着她的迷你米糕跑到面包店门口。“要给老槐树尝尝,”她把米糕放在树根下,小手拍着树干,“李奶奶说你记着我们的事,那也要记得米糕的甜。”风穿过树叶,沙沙声像在回应,米糕的甜香随着风,漫过整条老街。

    李阿姨要走时,苏晚往她竹篮里装了袋刚烤的司康。“加了您喜欢的橙皮,”她帮李阿姨系好篮绳,“下次带您的老花镜来,教我绣蒸笼布上的花纹。”李阿姨笑着答应,走到门口又回头:“重阳那天,带念念来我家,咱们蒸枣泥馅的。”

    顾言之送李阿姨到巷口,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小布包。“李阿姨给的,”他打开布包,里面是块褪色的手帕,包着几粒老糯米,“说是当年我偷尝米浆时掉的,她捡着留到现在。”苏晚的眼眶突然热了,原来有些时光,真的会被人小心收藏。

    顾念晚趴在沙发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米糕的糖渍。苏晚把她抱进卧室,发现顾言之正在给米糕拍照,镜头特意对准那块带小圆圈的。“要存进我们的家庭相册,”他把手机递给她看,“备注写‘念念的第一块会开花的米糕’。”

    暮色漫进厨房时,蒸笼还摆在操作台上。竹篾的清香里,还残留着米糕的甜,像把时光里的暖都锁在了里面。苏晚靠在顾言之肩头,看着窗外的老槐树,突然说:“等我们老了,也要这样,教念念的孩子蒸米糕。”

    顾言之握紧她的手,指尖划过她的婚戒:“还要告诉他们,这块米糕里,有李奶奶的竹蒸笼,有妈妈的桂花糖,还有爸爸画在图纸上的小月亮。”米香在他们之间缓缓流淌,像首没唱完的歌,把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软糯的甜。

    第二天清晨,顾念晚的枕边放着块米糕。是顾言之用剩下的米浆做的迷你版,上面用红豆摆了个小小的笑脸。“这是老槐树给你的回礼,”他对揉着眼睛的女儿说,“它说你的米糕,比去年的槐花还甜。”

    顾念晚举着米糕欢呼,声音吵醒了整个屋子。苏晚靠在门框上笑,看着父女俩在晨光里分食那块小糕点,突然觉得,幸福就像这蒸笼里的米糕,不用急着开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