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的冬天,湿冷入骨。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块沉重的铅板,低低地压在城市上空。行道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刺向苍穹,更添几分萧瑟。冬至已近,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节,也是阳气始生、万物待萌的转折点。
李哲的公寓里,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沉重。吉晓的身体像一枚在秋风中耗尽了最后一丝生机的叶子,迅速地枯萎下去。她的认知能力衰退得越发厉害,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只能用简单的音节和眼神表达需求。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安静的,眼神时而空洞地望着窗外灰白的天空,时而带着一丝孩童般的懵懂,依赖地看着李哲。
曾经灵动地捕捉光影的手指,如今连握住相机都变得困难。那台记录了她眼中世界的相机,静静地躺在书桌一角,蒙上了一层薄灰。取而代之的,是李哲寸步不离的守护。他辞去了工作,只保留了一个远程顾问的身份,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照顾吉晓中。
“记忆地图”笔记本被翻得起了毛边,里面贴满了照片和便利贴。李哲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握着吉晓的手,一页一页地翻给她看,用平静温和的声音,一遍遍讲述着那些被定格的瞬间:
“晓晓,看,这是我们在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那天阳光很好,竹椅子嘎吱响,你拍下了那个茶博士‘掺茶’的样子,水流拉得老高……”
“这张,是那场暴雨,我们在那个老门洞里躲雨。你用相机拍下了玻璃窗上的水流,说像水墨画。记得吗?我还把外套给了你……”
“还有这个,新年夜,我们一起做的腊味合蒸,我妈寄来的,你说好吃……”
吉晓的目光有时会随着他的讲述,在照片上短暂地停留,嘴角甚至会牵起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察觉的弧度。每当这时,李哲的心就像被一只温暖又酸楚的手紧紧攥住。他知道,那些记忆的碎片,或许正在她混沌的意识深处,激起微弱的回响。更多时候,她的眼神是茫然的,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在努力辨认一个模糊而遥远的世界。
冬至的前一天,蓉城罕见地飘起了细碎的雪粒子,落地即化,只留下湿冷的痕迹。李哲像往常一样,给吉晓喂了温热的粥,帮她擦洗,换上干净柔软的睡衣。他正想翻开“记忆地图”,吉晓却忽然用尽力气,抓住了他的手腕。她的手指冰凉,微微颤抖着,眼神不再是平日的空洞,而是凝聚起一种异常清澈、异常专注的光,直直地看着李哲,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认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