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鸳鸯几人在一旁做活,唯独不见袭人踪影。
黛玉回忆起,近来袭人总是早出晚归,除了每天来听她讲课,偶尔在绣庄里做些活计,其余时间几乎看不到人。
她心中疑惑,随口问道:“袭人去哪了?这些日子总见不着她。”
晴雯放下手里的活,交代了麝月和碧痕几句后,拉着黛玉去一旁说话了。
她低声道:“袭人去年认识了个姓尤的姑娘,她在家中行三,我们都叫她三姐。最近俩人总是在一起,说是要合写戏本。”
晴雯说完,有些紧张的看了眼黛玉,见她神色如常,眼中还露出一丝赞许之意,心下稍安,不由得悄悄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姑娘还记得东府的尤大奶奶吗?”
黛玉微微点头,迟疑片刻道:“难道这尤三姐与尤大奶奶有什么亲戚关系?”
晴雯笑道:“正是呢!三姐是尤大奶奶的妹妹。以前她们在府里时没机会相识,没想到在戏园子里居然碰上了。两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还说要一起写戏本,可见是有缘分。”
黛玉教晴雯、袭人等人识字,盼着她们能读书明理,不做睁眼瞎。再进一步的黛玉不敢设想,如今听说袭人打算学以致用,甚至开始写戏本,心中自是欢喜不已。
黛玉笑靥如花,打趣道:“原先还听宝姐姐说要为我著书立说,没想到竟让袭人抢了先。”
晴雯看黛玉神色真挚,没有半点不屑,不由奇道:“姑娘不觉得戏子是下九流,袭人给他们写本子是同流合污吗?”
黛玉摇了摇头,正色道:“世人重男轻女,认为女子低人一等。我自己饱受这些世俗偏见,将心比心,又怎能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呢?”
袭人不偷不抢,凭本事吃饭,黛玉自是不会轻视她。
晴雯见黛玉这般开明,彻底放下心来,暗暗为袭人感到高兴。黛玉才思敏捷,以后袭人在写戏本时若有不解之处,还能去请教一二。
此时,袭人正与尤三姐一起前往戏园子。
尤三姐一脸倦意,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道:“这些戏我已经看了无数遍了,都会背了。”
袭人轻轻拉住三姐的手,晃了晃,柔声劝道:“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说这些情节略显俗套,但用词还算文雅,咱们多听听没坏处。”
尤三姐听着袭人的轻言细语,躁动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细想之后觉得大为有理:“你说得对,咱们就该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