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智把金老爷的案子简单讲了一遍,然后递上了公文,表明自己要去涿州出差,调查案情,请县太爷批准。
周讷迟疑道:“柳管家既已认罪,你把十五年前杀害海氏的口供删了,直接结案,别再折腾了。”
周讷听完裘智的汇报,隐约猜出了案件的缘由。柳管家打定主意认罪,要不是裘智刨根问底,柳管家根本不会攀扯海氏。只要裘智同意结案,柳管家肯定愿意改口,以后也不会翻供。
周讷主要求个稳字,裘智一走两天,县里倒是没什么事非裘智不可。但他怕裘智年轻气盛,回头在涿州查出点什么,不好收场。
裘智看周讷的神色,就知他的顾忌,于是恳切道:“太爷放心,其实我心里已有猜想,只是没有证据支持。我去涿州核实一些细节,回来后肯定能结案。若是捅了娄子,我一人承担。”
周讷还想再婉拒,只见黄师爷对他使了个眼色。二人相处多年,心有灵犀,周讷立刻会意。
周讷笑道:“如此,那就辛苦裘贤弟跑一趟涿州了。”说完,就给裘智签字盖章。
裘智看周讷放行,不由喜笑颜开,谢道:“多谢太爷信任。”
裘智不是个坐得住的人,他这几天在衙门里办公都有点烦躁了,十分怀念上辈子经常出现场的生活。
等裘智走后,周讷问黄师爷:“怎么回事?”
黄师爷低声道:“方才我去县衙外迎裘县丞,见他带了个私人护卫。”
周讷一怔,自己出行还靠衙役开路,薅国家的羊毛,裘智怎么都用上护卫了。
黄师爷顿了一顿,道:“我看那护卫眼眸锐利,面带寒光,背宽腰细,体格健硕,似是行伍出身。他身上虽没带兵刃,但袖口漏出了护腕。我仔细看了一眼,怀中似乎还揣了把攮子。”
周讷听后半晌没说出话来,本朝不禁弓箭、刀剑、短矛之类的兵器私有,但一般人请护卫,尤其在城里活动,鲜有带着武器的,多用拳脚功夫解决,就怕动刀动枪,闹出人命不好收场。
此人随身携带利刃,想来不是个怕事的人。而且听黄师爷的描述,裘智身边的护卫极有本事,这种人不是有钱就能请得到的。
周讷回过神,低叹道:“裘智究竟什么个来路啊。”
周讷本来以为来了个帮手,现在看来没准是个麻烦啊。
黄师爷苦笑一声,好言劝道:“咱们一时半会摸不准裘县丞的来路,先顺着他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