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来的信使许闯,把信儿带到了顺义堡百户李煜面前。
沈阳城作为大顺朝廷在辽东的战略支点,这座大城可谓是坚如磐石。
自营建至今,沈阳城就是为了将北虏挡在关外,至今还不曾有过失陷的记录。
北虏部落自打前两年在沈阳城下碰了壁。
近年来他们南下打草谷的突破口,就逐渐转移到了并州的大同镇那边儿。
大同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归京师之屏藩。
但大同以北缺少高山险峻,北方骑兵可以从阴山南麓的孔道一路南下。
若是能在边疆连绵不断的长城上破开个口子,中原大地的繁华对北虏来说也就近在眼前了。
目前大同外围光是已经被朝廷侦骑所探明的部落,就有女真、匈奴、鲜卑等大部落。
“哎...”
李煜无言,他的内心情感很矛盾,既为此而庆幸,却也为大同府即将遭祸的百姓而惋惜。
许闯接着说道。
“李大人...”
“太守大人说了,各地卫所还需小心戒备。”
“幽州各地营兵大多已经跟随州牧大人东征高丽。”
“少了这些野战主力,那些草原上的小部落还是很有可能会趁机来咱们幽州地界打打秋风的。”
李煜点了点头,他一直都在竭力加强顺义堡的城防,就是为了抵御那些草原游骑的劫掠。
许闯又站在院子里想了想顺义堡如今的变化,接着赞叹道。
“不过您这儿恐怕是用不着担心了。”
顺义堡的城墙上已经耸立了几处新建的箭塔。
屯内弓手既可以在箭塔上瞭望敌情,也能居高而下,射界宽广。
堡墙外原本泛着裂纹的砖石,现在也已经被一层层涂抹的凹凸不平的石灰砂浆所覆盖。
墙垛上挡箭藏身的女墙也更是修缮了不少。
尽管顺义堡的外观失去了那丝古香古色之美,但是城墙的坚固性必然是要更胜往昔的。
......
数月后,幽州上下尽是一股风雨欲来的肃杀之感。
上至太守县令,下至士卒百姓皆是人心惶惶。
已经有不少商贩开始甩货止损,只为了尽快返回关内。
这一切,只因为......三万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