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六十一、炉心完成(2/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则暂缓施工等待虚拟测试的结果。

    所有的特殊材料都通过了无数次的极端测试然后将数据统一录入超级计算机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才以最严格的标准制作了数据模型。

    科学院准备让预设的冷却方案在这个虚实结合的空间里先行测试用来验证实际的数据。

    随后虚拟模型的炉心被设定为开始进行聚变反应炉内温度瞬间升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突然警报声响起。

    虚拟模型中的某个应力点出现了异常波动。

    “暂停施工!”。

    投影立即切换到微观层面显示出虚拟模型中炉心外壳的某个位置出现了热量堆积和应力失衡的现象。

    现实世界的工程师们迅速调整方案而虚拟团队则立即开始重新计算参数。

    “把虚拟模型的修正方案投射到现实部件上。”万院长命令道。

    眨眼间现实中的反应堆外壳上浮现出红色的应力分布图指引工程师们在关键位置增加支撑结构。

    这种即时反馈让现实施工少走了无数弯路。

    当最后的顶部组件开始安装时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现实世界的吊车缓缓降下数十吨重的顶盖而投影中对应的虚拟部件则以完美同步的速度下落。

    在距离闭合还有三厘米时系统突然检测到微米级的偏差。

    “停!左侧间隙超出安全阈值0.3毫米!”

    现实世界的操作员立即暂停看着投影中浮现出的放大示意图。

    经过五分钟的精密调整两个世界的反应堆顶盖终于以完全一致的姿态完成了最终闭合。

    “炉心安装完成准备首次测试。”

    现在等待测试的是第一层核心炉体内壳只有这一层外壳能够抵挡住超强中子流的不间断侵袭这个核聚变炉体才能真正算的上稳定。

    不同于现实这边的情况虚拟反应炉的内层被单独投影出来并放大后显示在一旁。

    由于高能中子流的的复杂性想要单靠模拟推算出它的变化目前来说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个环节科学院采用了两边同时进行实验的办法。

    两个炉心同时点火现实的炉心将数据实时反馈到虚拟模型而虚拟模型在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三成的强度一定程度上加速实验的进行确保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反馈。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两个世界的核聚变炉同时启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